寧德時代AH股齊創歷史新高,總市值超越茅台,升至A股第五位。
寧德時代A股漲4.98%,H股漲5.34%,均創歷史新高,總市值突破1.8195萬億元,超越貴州茅台的1.8046萬億元,升至A股第五位。
這是繼寒武紀股價超越茅台後,第二家科技公司市值超越茅台,這或許標誌着資本市場一個時代的結束,另一個新時代的開始。
ETF方面,創業板新能源ETF鵬華漲超4%;創業板新能源ETF華夏、新能源ETF易方達、新能源ETF基金、碳中和ETF南方、碳中和ETF、碳中和ETF基金、綠色能源ETF、創業板新能源ETF國泰、電池龍頭ETF、碳中和ETF基金、新能源主題ETF、電池30ETF、低碳ETF易方達、新能源龍頭ETF、儲能電池ETF、新能源車電池ETF、儲能電池ETF廣發、鋰電池ETF、智能汽車ETF易方達、新能源ETF、新能源50ETF、電池ETF漲超2%。
創業板新能源ETF跟蹤創業板新能源指數,涵蓋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產業,涉及電池、光伏等多個細分領域,彈性最大,漲跌幅可達20cm。
電池相關ETF跟蹤的指數主要有三類,主流的三大電池指數各有側重:國證新能源車電池指數(980032.CNI) 龍頭集中度高,重倉動力電池及鋰業龍頭,大盤風格顯著,估值較低且盈利穩健;國證新能源電池指數(980027.CNI) 行業覆蓋廣,含光伏、儲能等領域,中小市值居多,估值分位高而盈利增速低,反映儲能預期飽滿;中証電池主題指數(931719.CSI) 覆蓋最全,包括設備與零部件,權重分散,估值合理且盈利彈性領先,更體現全產業鏈修復能力。
對於電池板塊,國金證券認為,固態電池憑藉高安全與高能量密度成為下一代核心方向。政策推動全固態(以硫化物為主)2027年示範應用;商業化以半固態(氧化物/聚合物)為先,已逐步落地。技術路線呈融合趨勢,如氧化物聚合、硫化物鹵化物複合,以彌補單一材料短板。預計2026-2027年半固態將率先實現規模化商用。當前鋰電行業復甦,供需改善。機會集中於:1)固態電解質,尤其是硫化物路線及硫化鋰;2)正負極中,鐵鋰行業“反內卷”挺價,高壓實產品景氣,負極向成本優勢企業集中;3)設備製造龍頭集中,受益出海與新技術迭代;4)電芯環節龍頭強者恆強,寧德、比亞迪引領全球。
中郵證券認為,從頭部電池廠寧德時代的數據跟蹤來看:2022-2024年,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3%、70%、76%。2025H1已恢復達到90%,處於較高位置資本開支從2024Q4起明顯恢復,2025H1進一步強化趨勢。2025H1,“購建固定資產、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”科目金額為202億元,同比+46%,如果年化來看,2025年極大概率重回400億元以上;在建工程351億元,已幾乎接近2022年的峯值數據。
幾家主要的電池上市公司的資本開支情況來看,這一趨勢同樣得到印證。我們認為鋰電的擴產節奏有望重回正軌,並有望開啟第二輪的擴產大週期。
需求端:2024-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CAGR約25%,儲能電池CAGR約29%。全球動力+儲能電池的需求量從2020年的209Gwh提升至2024年的1270Gwh,並預計在2030年達到5154Gwh,2024-203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6.5%。
中郵證券測算,到2027年底,寧德時代的待建設產能缺口約為300-600Gwh,對應設備環節的價值量空間約為400-700億元。從主要鋰電設備上市公司合同負債的情況來看,在經歷2024年的下滑後,2025H1的合同負債恢復明顯,並已超過了前幾年的高點。疊加固態電池產業化突破在即,新技術帶來的設備新機遇。
新聞來源 (不包括新聞圖片): 格隆匯